设计思维的本质——就是设计能够解决人们各种问题的产品和服务。
设计思维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斯坦福的设计学院设计思维分为五步。
同理心需求定义创意动脑制作原型实际测试
一、同理心——具有和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
我们想要做出一个好的产品或服务,并不是说你认为这个产品或者服务是好的,而让用户觉得你这个产品或服务,是对他们有用的。
那么首先我们先进行用户研究,从而了解人们真正关心的东西,我们需要真正了解他们的处境,
方法有用户访谈。进行民意调查或组件焦点小组进行调查。·用户画像。·统计数据、视觉跟踪软件也能派上大用场。·通过社交软件。评论。·对你的受众进行群体划分,了解不同群体对相似的产品、品牌或设计的反应等等。
二、定义问题
通过访谈,等各种方式。我们可以了解人们在特定活动中实现的实际需求。收集到的信息梳理。了解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从而去定义真实的问题。
三、创意动脑
我们针对刚刚定义的问题,开始提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大胆推测。我们可以利用头脑风暴法,将想到的答案列出来。并分析各种答案与问题之间关联程度。
四、原型制作
根据最符合问题的解决方案,建立一个最初的真实原型。
五、测试
现在寻找实际用户测试你的原型。 如果人们不喜欢它,要敢于接受意见,关键是要了解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没有,所以任何反馈都很好。 然后回到理念或原型,并运用你的技能。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你有一个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型。复盘,更新迭代。
我们先来分析一个实际的案例
这个产品是一条能够带来“幸运”的小铁鱼
案例——在东南亚国家——柬埔寨,这里约有56%的儿童和45%的育龄妇女患有贫血症。
一群来自加拿大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刚好利用设计思维原理分为五步。
他们首先去柬埔寨当地调查情况(同理心——利用走访等形式)发现当地贫血的原因包括饮食结构,贫穷,和烹饪习惯(定义真实的问题)他们进行头脑风暴法,找到食用铁补充剂和含铁丰富的食物能够很好的治疗贫血症。但由于贫穷,连这个条件都没有。而且当地由于温度潮湿,本地人都不习惯用铁锅炒菜。于是他们想到,如果把纯净的铁放在锅里和食物一起煮。(创意动脑)说干就干,他们将铁制成一个小块(原型创作)然后他们进行测试。但新的问题就出现了。当地妇女不愿意把铁放在锅里一块煮,原因是她们认为不干净。是他们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当地人因为鱼是幸福的象征。于是他们把铁的形状改成小鱼的模样。结果成功了。当地妇女也很愿意把小铁鱼和食物一块煮。由于获得了健康,我们认为这是鱼带来的幸福。所以小铁鱼很快就当地推动了起来。( 测试迭代)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用设计思维设计产品的一个案例。
设计思维可以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像我们平时做产品或者服务。设计思维是一个必须要掌握的思维。
打个比方——以一家旅游公司为例。
公司打算这一款专门为年轻人为主的旅游产品。
第一步:通过访谈、网上搜索、数据、评论等等(比如打开某个社交软件搜索年轻人对旅行的看法……)
第二步:通过这些数据收集分析,定义年轻人大多人喜欢的旅游模式。(比如旅游过程中喜欢有什么什么服务,不喜欢有什么什么服务?)
第三步:根据定义的问题,想出解决的办法。(添加某些服务,去除某些隐患……)
第四步:创作出一套初级旅游产品的原型。
第五步:将产品投入市场中,根据反馈进行快速更新迭代。
所以说,设计思维就是解决一切与人有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