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河畔,顺德新港一派繁忙景象:一艘艘满载钢材、木材、塑料等产品的货船陆续进港,一箱又一箱家电、机械等佛山制造产品从这里踏上出海的征程。
2022年上半年,尽管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佛山外贸进出口仍实现同比大幅增长12.6%,达3510.4亿元;美的集团、新宝股份、科达制造等一批出口龙头企业纷纷发布半年报,宣布海外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彰显出佛山制造的韧性。
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也是佛山这座制造重镇崛起的关键一招。
作为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佛山是我国经济外向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佛山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加快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步伐,闯出了一条“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的创新发展道路,推动佛山制造逐步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持续提升全球话语权。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要实现开放发展向高质量快速跃升,务必成为融入新发展格局领头羊。立足新发展格局,佛山张开怀抱,以不断扩大开放赢得发展新优势,在更高水平开放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位于顺德区杏坛镇的顺德新港,整齐堆叠的集装箱正准备发往世界各地。/佛山日报记者吕润致摄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品牌 佛山制造加速出海
在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工业4.0生产线上,机械臂不断挥舞,每6.7秒就有一台微波炉腔体下线。平均每天有15万台微波炉从这里出发,销往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格兰仕工业4.0智能制造基地。/资料图片
格兰仕有着“全球微波炉大王”的美誉,格兰仕人十分自豪:“全球每两台微波炉,就有一台是我们生产的。”
作为第一批“走出去”的中国家电企业,格兰仕的出海故事以微波炉、电饭煲开端,一路拓展至烤箱、冰箱、蒸烤箱、空气炸锅、洗碗机、洗衣机、干衣机等全品类绿色智能家电。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身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近年来,格兰仕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推动企业从“世界工厂”逐步转向“世界品牌”。以冰箱出口为例,格兰仕自主品牌占比已达八成。目前,格兰仕自主品牌已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准注册。
格兰仕是佛山制造不断升级的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佛山外贸规模持续扩大,出口结构逐步优化,佛山企业外向型特征越来越明显,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比持续攀升。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佛山日报记者关浩业摄
佛山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佛山进出口贸易额为3846.78亿元。随后十年,佛山外贸规模一路高歌猛进。2014年,佛山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4000亿元;2020年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5060.3亿元;2021年再创历史新高,达6160.7亿元。
在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的同时,佛山贸易结构也持续优化。2012年,佛山一般贸易占比48%,2016年升至53%,2021年攀升至63.4%。
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佛山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共同构成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不少重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佛山要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转变外贸方式才是根本,包括通过做大做强2C业务,推动品牌、标准和服务出海。
这也是当下的佛山正在着力加强的一环。党的十九大以来,佛山获批建设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依托这些国家级平台体系,佛山外贸新业态实现蓬勃发展。2021年,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外贸新业态对佛山外贸增长贡献率高达21.1%。
高明首个跨境电商园星亦供应链珠三角跨境电商贸易港。/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
外贸新业态成为佛山制造实现品牌走出去的重要渠道。作为跨境电商的后起之秀,广东甜秘密寝具有限公司已在多个国家注册了“Sweet Night”品牌,并在美国成立了营销中心,目前美国已成为企业第一大出口市场,且营收占比不断提升,2022年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出口额同比增长40%。来自科智美家具的办公椅成为了亚马逊平台上的“爆款”:2018年,西昊店铺年销售额为800万元,2019年增至4500万元,2020年增至1.5亿元,2021年又增至3.6亿元……
佛山品牌在全球市场的比重越来越大,佛山制造的出海之路也越来越便利。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佛山推动“湾区一港通”、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等大湾区海关监管模式在佛山落地见效,实现水运货物在枢纽港和珠江流域内河码头间快速流转,降低企业通关时间和成本。
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北村码头—深圳蛇口”航线今年(2022年)启动。/资料图片
目前,佛山海关关区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均明显压缩。2022年8月,进口整体通关时间17.38小时,较2017年压缩80.8%;出口整体通关时间0.42小时,较2017年压缩96.05%。
而今,佛山外贸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分量越来越重。佛山的建筑陶瓷、金属型材、家电、家具、五金制品、装备制造六大产业基地先后获商务部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在“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中,佛山由2018年的第19位上升到2019年的第15位、2020年的第13位。
从本土制造到跨国经营 佛企全球话语权持续攀升
2022年夏天,火热的除了天气,还有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非洲的各个陶瓷生产基地。
6月初,科达制造位于东非肯尼亚西部的基苏木陶瓷项目点火烘窑并顺利出砖投产;6月中旬,位于西非加纳的陶瓷四期项目顺利投产;8月下旬,科达(加纳)陶瓷有限公司五期(K6线)暨洁具一期项目正式开工……
2016年,科达制造海外首个陶瓷厂科达(肯尼亚)陶瓷厂投产。/资料图片
受成本上涨、产业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十年来,中国开启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大迁移。2013年,中国首提“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朝着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紧跟国家步伐,佛山陆续出台《佛山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佛山市2017年“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要点》等政策,设立市级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专项资金1亿元和“走出去”专项资金1000万元,全方位扶持企业走出去。
在各级政府支持下,一批又一批佛山企业开始加大产能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布局全球市场。佛山企业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从“本土制造”升级为“跨国经营”,实现“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最大效益化。其中,科达制造称得上是佼佼者。
早在2016年,科达制造与广州森大集团达成合作,发挥各自制造和销售的优势,合建陶瓷工厂。6年时间,科达制造在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塞内加尔、赞比亚五国建设了6家工厂,打通非洲东西部的陶瓷生产、销售“走廊”,成为非洲最大的陶瓷生产、销售企业。
科达制造非洲陶瓷生产线。/企业供图
截至2021年底,科达制造在非洲的建筑陶瓷产量达到9100万平方米,为当地提供超过4700人的就业岗位。2021年,其非洲建材业务营收23.45亿元,同比增长31.05%。
“在海外,中国制造业依然拥有广阔的成长空间。”科达制造董事长边程说。
据市商务局统计,“十三五”期间,佛山企业境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数量、新增中方协议投资总额等实现新突破,新增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含机构)数量占历年累计数量的53.44%,境外投资区域覆盖全球六大洲40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海外设厂,在全球化道路上越走越稳的佛山企业还积极通过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实现产业链补全完善、技术转型升级、拓展全球市场的目标。更有弄潮儿通过跨国并购,实现新赛道的快速切入,向价值链高端快速跃迁。
时至今日,美的集团在2015年启动的佛山有史以来最大并购案——对库卡的并购仍为人津津乐道。
工业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明珠”。2015年,美的集团开始布局工业机器人业务,并于同年8月,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MECCA首次对库卡实现5.4%持股。在破解一系列难题后,2017年1月,美的以37亿欧元正式持有库卡集团已发行股本的94.55%,成为库卡的最大股东。
美的库卡技术人员正在装配大型工业机器人。/佛山日报记者张弘弢摄
善谋者胜,远谋者兴。在库卡机器人的加持下,美的集团迅速切入机器人及自动化新赛道,加快从“全球领先的家电企业”转型为“科技驱动与创新驱动的科技集团”的脚步。2021年,美的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营收253亿元,同比增长22.8%。
在美的集团的引领下,大自然、伊之密、东方精工等一批企业也相继叩开了欧美企业的股东会大门,实现企业技术、品牌、市场的升级。数据显示,在“十三五”期间,佛山对外并购企业的数量是43家,占佛山对外投资企业总数的22.16%。对比“十二五”期间占比15.84%,这一数据明显提高。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外企加码投资佛山
2022年5月20日,安德里茨(佛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热闹非凡,蒸发器加热板生产车间首条生产线试产成功,为集团业务发展扩大提供有力支持。
奥地利企业安德里茨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技术集团,也是唯一一家把中国总部落户佛山的外资企业。安德里茨中国成立20年来,在佛山实现快速成长,成为集团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近几年,安德里茨中国更是几乎以每年新建一个工厂或车间的速度,创造新增长点。
安德里茨位于佛山禅城天宝路的厂区。/部门供图
2018年,安德里茨中国新总部大楼落成,首次在中国区设有展厅,翻开发展的新篇章。2020年,安德里茨中国宣布追加投资5000多万元,把佛山环模制造基地的环模毛坯年制造能力提高到10000吨以上。2021年,安德里茨(佛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项目开工建设,工厂总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2.4亿元,预计年产值超1.5亿元。2022年5月,该项目顺利投产。
安德里茨(佛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切割作业。 /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
用加码投资向佛山投出信任票的不只安德里茨,还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
今年2月,春节假期刚结束,“世界500强”丰田汽车集团旗下的丰田合成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马不停蹄举行动工仪式。作为外企在顺德的增资扩产项目,丰田合成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打造高标准的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以满足未来汽车产业链发展的产能需求。
该项目计划在2024年底前竣工并投产,预计达产年销售额将达到7亿元。“我们会将顺德工厂打造成为汽车方向盘、安全气囊的华南地区核心生产基地,进一步扎根中国。”丰田合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福井博规说。
佛山历来是外商投资热土。为了让外商在佛山放心投资安心发展,近年来,佛山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稳外资。2019年,佛山发布“外资十条”——《佛山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营造优良营商环境。
南海区千灯湖上演“佛山益晒你”主题灯光秀。/佛山日报记者贡阳摄
2020年,佛山对该政策措施进行修订,新版“佛山外资十条”降低外资项目奖励门槛,扩大政策覆盖范围,惠及更多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的项目、符合我市发展“2+2+4”产业集群的项目、年实际外资金额符合条件的新批及增资项目,分档次阶梯式予以奖励,最高可获2000万元补贴。
系列政策利好下,越来越多的优秀外资企业向佛山集聚。目前,全市在存外资企业6253家,涉及投资总额超1049亿美元、注册资本556亿美元,累计实到外资金额超过225亿美元。共有65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123个项目,包括本田、丰田、爱信精机、浦项、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集团均在佛山设有企业。
十年来,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佛山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多元的方式拥抱全球市场,在开放合作和竞争中赢得了发展新优势。
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正在吸引更多德企落户发展。/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放眼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佛山联动发展区启动,佛山必将在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一线实践
美的:全球经营华丽转型 迈向领先科技集团
不久前,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美的集团连续七年入选,排名跃居第245位,较2021年排名大幅上升43位,在全球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从中国家电巨头到一家覆盖智能家居、工业技术、楼宇科技、医疗、机器人与自动化等多业务多赛道的科技集团,美的集团的华丽转型离不开全球经营的战略支撑。
作为广东省第一家拿到自营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早在1984年,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就提出,“不与国内同行争天下,走出国门闯市场”。2011年,美的确立“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三大战略主轴,启动新一轮经营转型升级,全球化步伐进一步提速。
位于顺德北滘的美的总部大厦。/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
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范,美的全球经营主要以跨国并购和投资建厂为具体路径。2011年,美的收购开利拉美公司51%股权,进入拉美市场。2015年,与日本安川电机合资,进军机器人市场。2016年,收购意大利知名中央空调品牌Clivet和伊莱克斯吸尘器品牌Eureka,进入欧洲市场;同年收购东芝白电,获其40年品牌授权和超5000件专利使用权,扩充在日本和东南亚市场布局。2017年,与伊莱克斯合资,引入欧洲高端家电品牌AEG,发力高端市场;同年,美的成功控股全球四大机器人家族之一的库卡集团,迅速切入工业机器人新赛道……
按照“中国供全球 +区域供区域”的思路,美的还先后在海外设立20个研发中心和18个主要生产基地,遍布10多个国家,海外员工约3万人。目前,美的在全球拥有约200家子公司、35个研发中心和35个主要生产基地,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美的取得各项研发突破,离不开集团对研发与人才的投入,和数以千计研发人员在技术上的持续攻关。/资料图片
得益于全球经营战略的实施,美的海外营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2年,美的海外营收为274.99亿元,占比19.75%;2016年,这一数字增至640.12亿元,占比首次超过40%;2017年,美的海外营收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039.56亿元,占比稳居40%以上。2021年,美的海外营收再创新高,达到1376.54亿元。
生于变革,死于平庸。面对新形势新挑战,2020年底,美的将三大战略主轴升级为“科技领先、用户直达、数智驱动、全球突破”四大战略主轴,其中,“全球经营”升级成为“全球突破”。这意味着,美的在全球市场将有更多动作。美的副总裁王建国透露,到2025年,美的海外营收有望超过2000亿元,占国际市场份额将达10%。
对于全球化征途的目标,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直言:“我们要做一流的全球化企业。”这是美的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中国“领头羊”企业对自身使命的勇敢担当。
数据扫描
1、佛山外贸进出口贸易额从2012年的3846.78亿元增长到2021年6160.7亿元,年均增长6.6%。其中,出口额从2012年的252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007.4亿元,年均增长10.8%。一般贸易比重占整体进出口比例由2012年的48%提升至2021年的63.4%。
2、2021年,佛山注册备案报关企业20621家,比2012年增加1.8倍,高级认证企业276家,是2012年的4.6倍。
3、截至今年8月,佛山进口整体通关时间17.38小时,较2017年压缩80.8%;出口整体通关时间0.42小时,较2017年压缩96.05%。
4、截至目前,全市在存外资企业6253家,涉及投资总额超过1049亿美元、注册资本556亿美元,累计实到外资金额超过225亿美元。共有65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了123个项目。
5、“十三五”期间,佛山新增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含机构)194 家,新增协议投资总额 612228.84 万美元,其中新增中方协议投资总额 602459.71万美元。累计协议投资总额 671514.99万美元,其中累计中方协议投资总额639300.56万美元。与“十二五”期间的数据相比,上述指标同比分别增长 92.08%、408.28%、748.5%、114.05%、140.93%。
文/佛山日报记者阮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