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香港》
作者:闻一多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
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餤着我的骨肉,
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嚎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925年,正在美国纽约留学的闻一多,看着国家沉沦,风雨飘摇,奋笔写下了《七子之歌》。
众所周知,香港分为香港岛、新界、九龙三块。今天我们就从这三块地的故事讲起,看看我们这个民族当年受了多大的耻辱,最终又如何洗清耻辱。
为何是香港岛?
说起1840年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和浙江关系很大。因为英国人最早盯上的,不是香港,而是舟山群岛。但在不断权衡之下,英国彻底放弃了这种打算。
这要从1793年(清朝乾隆五十八年)说起,英国政府以补祝乾隆皇帝八十大寿为名,派遣以马戛尔尼为全权特使的政府代表团,来到中国。舟山是英国使团访华的第一站。
舟山群岛不远处,就是长三角这个当时中国的“经济心脏”。英国人要开拓市场,当然希望占据舟山这个地理便利处。1700年时,英国在舟山的投资,就达到10万英镑,而对广州厦门两地的投资额,加起来不过7.5万英镑。
马戛尔尼使团到中国来,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说服中国政府割让舟山群岛给英国,当然遭到了拒绝。之后,英国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引发了清政府的强烈关注,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
清朝的鸦片吸食者。
鸦片的输入,不但造成白银外流,还从肉体和精神方面毒害了中国人。
接着,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了。凡谈到战争,总会联想到宣战。但这次战争,英国并没有向中国宣战。因为一旦宣战,就意味着要么双方打得精疲力尽,陷于僵局而媾和;要么就是一方彻底败降,一方胜利。向中国这么一个大国开战,当时的英国其实很忌惮。1839年8月,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国会辩论非常激烈,最后以271票赞成,262票反对,只有9票之差,通过了对中国展开军事行动的决议。
它不是宣战,如果主张宣战,决议很可能通不过。英国人的这种忌惮心理,也决定了《南京条约》割让的是香港岛,而不可能是舟山群岛。10月1日,英国内阁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的决定。
鸦片战争中,英军进攻定海
接着就是大家熟知的《南京条约》,在这个条约中,将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中国的“百年国耻”由此开始。
《南京条约》签订场景
为何不是英国垂涎已久的舟山群岛?还是因为在鸦片战争中,清朝军队表现出了英勇的精神,更加深了英国人对中国的忌惮。
这就是香港第一块地——香港岛为何会失去的原因,也是我们耻辱的开始。下面讲第二块地——九龙半岛如何失去。这事发生在1860年。
九龙怎么失去的
香港岛大约80平方公里,英国得了香港岛10多年后,得寸进尺,动了新的念头:要为香港岛谋取一片发挥军事防御功能的“缓冲地”。
当时盘踞在香港岛上的英国殖民者认为,香港岛是一个孤岛,四面环海,军事上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很容易受到外敌的攻击。要是英国的假想敌由北向南,从新安县(现在的深圳)冲进九龙半岛,再以九龙半岛为基地,攻击孤岛香港,那么香港岛这个殖民地,则将陷于极为危险的处境。
因此,英国殖民者觉得,有必要将北面这块由北向南、地势直插香港岛的九龙半岛收入麾下,并在那里驻军,一旦未来有外敌试图入侵香港,英国军队至少可以在九龙半岛抵抗一段时间,等待援军的到来。
和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国对中国的忌惮相比,有桩更可悲的事,英国人想要防备的,不是清朝军队,而是别的大国军队。接着“亚罗号”事件,英国和法国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侵略者自己绘制的英法联军抢掠圆明园图
这次战争的结果更为悲惨,英国军队已经敢深入内地了,还攻占了北京,火烧圆明园。这次战争结果是中国割让了九龙半岛。
新界是“租”出去的,为啥没收到一分钱租金?
再来说第三块土地——新界。
这要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说起,这场战争中,从总吨位上看,号称“东亚第一、世界第四”的北洋舰队,被日军打得全军覆没。之后,国家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列强乘机纷纷向中国伸出贪婪的手。从新界如何失去,就可以看出其中种种叫人气愤之处。
甲午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漫画
名义上,新界是出租出去的。对中国人而言,光“租界”这两个字,就够耻辱的了。但新界更叫中国人蒙羞。
鸦片战争后不久,外国就在中国设立租界。即使是“租界”,最初也是要按期向中国人付象征性租金的。但当时中国实在太过孱弱,新界有近1000平方公里,占香港绝大多数的面积,新界的出租,中国却连一分钱的租金也没拿到。
这要从这个人说起。他叫谭钟麟,当时的两广总督。后来的历史定位是反外族侵略的著名人物,曾在湛江租界问题上,和法国人针锋相对,坚决不肯退让。
谭钟麟的画像。
但就这么一个人,在新界问题上,却遭到巨大的羞辱。当时,在英国人的巨大压力下,清廷答应香港拓界,但具体事项要到两广去谈。关于租金问题,英方在谈判时曾表示“可待尔后商议”。
1899年3月18日,谭钟麟派出补用道台王存善,和港英辅政司骆克开始勘定租地界线,竖立木桩。19日,两人签署《香港英新租界合同》,载明界线的划分。地界勘定了,王存善就问:“新界的租金多少?”骆克答称:“我不知道。我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德国政府偿付青岛的租金了吗?俄国政府的旅顺呢?”这番回答,真是活脱脱一副强盗嘴脸!
正中坐者为骆克。
当时的中国,实在是太弱小了。连这种无耻的言语,都没法回击,只得吞下苦果。记住这个英国人骆克。是他,第一个受英国政府之命对新界进行调查,提出了一系列主张;是他,在新界北部陆界的划界谈判中,违约多占了中国领土;同样也是他,积极参与了对新界居民武装抵抗的镇压。
所以,香港的这块土地,虽然号称“出租”,租约为99年,却没有租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英国人可能根本就没打算还。
耻辱的终结
屈辱终会过去,在新界被“出租”出去99年后,香港回归中国。
香港回归交接仪式